新闻中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栏目

公司要闻

“安徽版乌镇”——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门将现顶级水乡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文章作者:印象滨湖旅投 文章来源: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8-07-27 浏览次数:859

今年6月16日,我们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以单价125万元/亩、总价2.44亿元竞得的滨湖BH2016-06号商业用地,总规方案初步确定。(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门)将建成集商业、金融、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苏街拐巷(暂定名)”风情街区。

项目位于滨湖新区环湖大道以北、巢湖南路以西、邻近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以“留住生态湿地,打造基金小镇、梦想小镇,展大湖之韵”为目标,建成后将为合肥市民呈现安徽版的“乌镇”。总占地面积195.11亩,总建筑面积7.5万㎡,由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深圳柏涛建筑参与设计。“苏街拐巷”引进德懋堂等品牌酒店,营造与地域文化景观相结合的度假环境,打造顶级水乡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据悉,项目一期将恢复建设李鸿章公祠、段氏宗祠及住宅(段祺瑞家族、段芝贵)、李国蘅住宅(李鸿章侄儿)、龚氏祠堂(明清名士龚鼎孳)等四处古建筑。让逝去的风采重现,给历史一个未来。

二期重点打造水街和产业小镇。集休闲、旅游与产业结合的千亩小镇,200亩文化旅游水街; 200亩基金、创业小镇;600亩湿地生态自然区保护,完美实现精品湿地生态公园与水乡特色文化旅游及产业基金小镇一体化。

“苏街拐巷”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1、李鸿章公祠

李鸿章公祠为清晚期祠堂建筑群,是清政府在李鸿章去世后在合肥专设的祠堂。原位于安庆路与六安路交口,残存有正房、厢房十多间,用地面积5亩、占地面积3333平方米。1985年由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因省邮电管理局基建工程需要,合肥市政府批复迁移复建。拆除的建筑构件目前存放于合肥市警官职业学院内。

2、段氏住宅和段氏祠堂
段氏住宅是民国初期民居建筑群,为时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段芝贵的家族住宅。原位于淮河路与六安路交口,存有四进院落、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段氏祠堂与其毗邻。总用地面积5.5亩、占地面积3663平方米,1985年由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因省司法厅基建工程需要,合肥市政府批复迁移复建。拆除的建筑构件目前存放于合肥市警官职业学院内。
3、李国衡住宅
李国衡住宅原位于淮河路李鸿章故居东侧,为李鸿章侄孙李国衡的家族住宅,原存六进,用地面积4.5亩、占地面积2997平方米,典型江淮古民居建筑群,功能完备,保存完整。1985年由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为配合淮河路二期工程改造任务,合肥市政府批复拆移复建。拆除的建筑构件目前存放于李鸿章享堂内。
4、龚家祠堂
龚家祠堂原位于龚湾巷(永红路小学内)。始建于清代早期,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北洋政要、实业家龚心湛出资重修,用地面积2亩、占地面积1333平方米。祠堂用料硕大,雕刻繁缛精美,兼具明清至民国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是承载合肥古建筑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1995年因永红路小学扩建而拆移。建筑构件现存放于滨湖新区一中校园内。

项目建成后,既能让逝去的风采重现、给历史一个未来,又给滨湖的环巢湖黄金旅游湖岸线将再添一处人文景区。


今年6月16日,我们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以单价125万元/亩、总价2.44亿元竞得的滨湖BH2016-06号商业用地,总规方案初步确定。(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西门)将建成集商业、金融、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苏街拐巷(暂定名)”风情街区。

项目位于滨湖新区环湖大道以北、巢湖南路以西、邻近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以“留住生态湿地,打造基金小镇、梦想小镇,展大湖之韵”为目标,建成后将为合肥市民呈现安徽版的“乌镇”。总占地面积195.11亩,总建筑面积7.5万㎡,由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深圳柏涛建筑参与设计。“苏街拐巷”引进德懋堂等品牌酒店,营造与地域文化景观相结合的度假环境,打造顶级水乡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据悉,项目一期将恢复建设李鸿章公祠、段氏宗祠及住宅(段祺瑞家族、段芝贵)、李国蘅住宅(李鸿章侄儿)、龚氏祠堂(明清名士龚鼎孳)等四处古建筑。让逝去的风采重现,给历史一个未来。

二期重点打造水街和产业小镇。集休闲、旅游与产业结合的千亩小镇,200亩文化旅游水街; 200亩基金、创业小镇;600亩湿地生态自然区保护,完美实现精品湿地生态公园与水乡特色文化旅游及产业基金小镇一体化。

“苏街拐巷”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1、李鸿章公祠

李鸿章公祠为清晚期祠堂建筑群,是清政府在李鸿章去世后在合肥专设的祠堂。原位于安庆路与六安路交口,残存有正房、厢房十多间,用地面积5亩、占地面积3333平方米。1985年由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因省邮电管理局基建工程需要,合肥市政府批复迁移复建。拆除的建筑构件目前存放于合肥市警官职业学院内。

2、段氏住宅和段氏祠堂
段氏住宅是民国初期民居建筑群,为时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段芝贵的家族住宅。原位于淮河路与六安路交口,存有四进院落、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段氏祠堂与其毗邻。总用地面积5.5亩、占地面积3663平方米,1985年由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因省司法厅基建工程需要,合肥市政府批复迁移复建。拆除的建筑构件目前存放于合肥市警官职业学院内。
3、李国衡住宅
李国衡住宅原位于淮河路李鸿章故居东侧,为李鸿章侄孙李国衡的家族住宅,原存六进,用地面积4.5亩、占地面积2997平方米,典型江淮古民居建筑群,功能完备,保存完整。1985年由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为配合淮河路二期工程改造任务,合肥市政府批复拆移复建。拆除的建筑构件目前存放于李鸿章享堂内。
4、龚家祠堂
龚家祠堂原位于龚湾巷(永红路小学内)。始建于清代早期,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北洋政要、实业家龚心湛出资重修,用地面积2亩、占地面积1333平方米。祠堂用料硕大,雕刻繁缛精美,兼具明清至民国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是承载合肥古建筑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1995年因永红路小学扩建而拆移。建筑构件现存放于滨湖新区一中校园内。

项目建成后,既能让逝去的风采重现、给历史一个未来,又给滨湖的环巢湖黄金旅游湖岸线将再添一处人文景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