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表彰!印象滨湖方彪同志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
文章作者:印象滨湖旅投 文章来源: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2-08-25 浏览次数:6737
图片:六位“全国绿化劳模”代表参加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并领奖
左一: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方彪
8月18日,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文公布“关于表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共表彰298个“全国绿化先进集体”、147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和146名“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方彪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并受邀参加8月23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举办的“塞罕坝精神”座谈会活动。在这次大会中,方彪同志代表安徽省8个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4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4位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参会,是安徽省是唯一一位参会人员,更是150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7位代表之一。
方彪,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1963年出生的他,自2007年担任社居委主任期间一直注重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从最初的村居绿化工作,到现如今成为巢湖岸边专业“护林员”。很多年轻人喊他师父,正是在他手把手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奇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片退耕还林的杨树林,到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一个案例。公园建设开创共和国历史上“三个之最”,一是最有创意,将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杨树林通过生态修复打造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用时最短,公园从启动建设到申报成功国家级森林公园仅用17个月的时间;三是最具标杆。园区建设经验、创新管理等先进理念受到国家林业总局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在方彪的带领下,企业荣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旗下景区荣获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自然教育精品基地等多个国字号荣誉。
带出“铁军团队”,把杨树林打造成“最美窗口”
17个月,一片杨树林变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是方彪交出第一份答卷。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早期因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02年包河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万亩林区悄然形成。2012年8月,包河区积极响应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将公园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作为惠及全市人民的民生工程,打造绿色文明回馈民众。
如何将它打造高标准的森林公园?方彪每天把办公地点搬到工作一线。抱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信条,按照“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身体力行。对杨树林进行实地走访观察,根据地形、水系、原有道路的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荷塘落玉、四水归堂、有巢树屋等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园区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改变单一的“杨树林”状态;坚持“人民公园政府建,建了公园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园区承诺永久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公司员工在方彪的带领下被称为“铁军团队”,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全年无休,长期在工地在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植树造林,激情四射,大伙都被他感染了。”公司员工胡庆姝的回忆时说道。
在方彪的带领下,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林相改造工程,在园区栽植1.5万株美国红枫,打造樱花谷、乡思林大道、樱花步道等特色景点,让大园中有小园,小园中有焦点。他亲自指导并参与其中,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逐步更新适宜树种植被约290万株,其中乔木29.6万株、花灌木76万株、地被78.4万株、花卉46万株、水生植物22.2万株,逐步架构起“多廊多带多点、林水交融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网络结构体系。10年时间,园区内植物品种从原先的281种增至680余种,动物从几十种增长至百种,野鸡开会、鸭子摆队、松鼠遛弯、兔子乱窜、白鹭成片、䴙鹈成对的野趣在园中屡见不鲜,万亩杨树林与千亩红杉林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悄然实现。2019年10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安徽:“林长制”让森林“长治”》为标题,专题聚焦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林长制工作的喜人成绩。
曾经的杨树林历时17个月“破茧成蝶”,成为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巢湖北岸,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杨树林,在方彪的管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囊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等诸多“国字号”荣誉,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最美的旅游形象窗口。
“林长”五年,他让这里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2017年6月,合肥市林长制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隆重举行,拉开了安徽省乃至全国林长制改革的序幕。乘着林长制的东风,2018年12月十五里河河口湿地红杉林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由区农林水务局牵头,印象滨湖公司具体实施。3个月栽植5.3万余棵树木,5年时间更新栽植12万株,这是“护林员”方彪交出第二份答卷。
项目决策会现场,林业专家指出,杉树习性是喜空气湿度较高,怕夏季酷热或干旱,最佳栽植时间为每年的11月中下旬到次年的3月初,否则发芽后的杉树成活率低。仅仅3个月的时间,既要大面积实施微地形整理,又要栽植几万棵树苗,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在场的人员面露难色。“印象滨湖愿意承担重任!”当目光与区领导不经意间交汇时,方彪同志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这是光荣的使命责任,更是巨大的现实挑战。
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3月31日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印象滨湖克服50余天雨雪冰冻天气的不利影响,33天内完成微地形改造900余亩,投入200余人栽植池杉、落羽杉、乌桕、西湖垂柳、枫杨、刺槐阔叶、娜塔栎等树苗等各类树苗5.3万余株,完成“一年成活”的目标,受到安徽省林业局领导、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领导及其他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时至今日,红杉林的栽植规模已然接近一期栽植数量的两倍,约12万株。
印象滨湖秉持“高定位、高规划、高起点”的建设理念,对标宁国方塘,在东至巢湖南路,西至十五里河大堤,南至环湖北路,北至规划紫云路的广阔空间,用心描绘、矢志打造,经过四年的精细化养护,合肥红杉林栽植树苗平均每株米径增加约2公分,“一年成活,两年成林,三年成景,四年成为网红打卡点”的建设目标已初步实现,为环巢湖生态修复贡献包河样板,打造合肥名片,为环巢湖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新动力。
号召市民,植树造林,守护青山绿水共享生态文明
从一个人植树,到一个团队植树。从省市领导带头植树,到合肥市民、中小学生义务植树。方彪和他的团队一起影响着这座城市。如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已经深刻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义务植树的队伍当中。
方彪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载体,不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在服务大局中推进造林绿化事业。在他的引领下,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利用园区电子显示屏、广播、公司网站、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书写标语、悬挂横幅、刊登文章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我为合肥添点绿”、“绿动世界,焕新合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春心向党,践行林长制”等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由直接参加种植树木的单一形式,发展到种植树木、抚育管护、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由主要被动参与,发展到单位、个人主动参与;由省、市、区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参与义务植树,到全体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截至目前,先后号召合肥市民、中小学生共计10万余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推进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方彪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母亲’培养了我,我还能干事,我定不负我的誓言!”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已经打响,如何健全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对于这份答卷,方彪将继续奋力书写。
图片:六位“全国绿化劳模”代表参加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并领奖
左一: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方彪
8月18日,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文公布“关于表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共表彰298个“全国绿化先进集体”、147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和146名“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方彪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并受邀参加8月23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举办的“塞罕坝精神”座谈会活动。在这次大会中,方彪同志代表安徽省8个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4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4位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参会,是安徽省是唯一一位参会人员,更是150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7位代表之一。
方彪,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1963年出生的他,自2007年担任社居委主任期间一直注重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从最初的村居绿化工作,到现如今成为巢湖岸边专业“护林员”。很多年轻人喊他师父,正是在他手把手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奇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片退耕还林的杨树林,到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一个案例。公园建设开创共和国历史上“三个之最”,一是最有创意,将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杨树林通过生态修复打造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用时最短,公园从启动建设到申报成功国家级森林公园仅用17个月的时间;三是最具标杆。园区建设经验、创新管理等先进理念受到国家林业总局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在方彪的带领下,企业荣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旗下景区荣获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自然教育精品基地等多个国字号荣誉。
带出“铁军团队”,把杨树林打造成“最美窗口”
17个月,一片杨树林变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是方彪交出第一份答卷。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早期因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02年包河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万亩林区悄然形成。2012年8月,包河区积极响应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将公园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作为惠及全市人民的民生工程,打造绿色文明回馈民众。
如何将它打造高标准的森林公园?方彪每天把办公地点搬到工作一线。抱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信条,按照“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身体力行。对杨树林进行实地走访观察,根据地形、水系、原有道路的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荷塘落玉、四水归堂、有巢树屋等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园区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改变单一的“杨树林”状态;坚持“人民公园政府建,建了公园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园区承诺永久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公司员工在方彪的带领下被称为“铁军团队”,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全年无休,长期在工地在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植树造林,激情四射,大伙都被他感染了。”公司员工胡庆姝的回忆时说道。
在方彪的带领下,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林相改造工程,在园区栽植1.5万株美国红枫,打造樱花谷、乡思林大道、樱花步道等特色景点,让大园中有小园,小园中有焦点。他亲自指导并参与其中,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逐步更新适宜树种植被约290万株,其中乔木29.6万株、花灌木76万株、地被78.4万株、花卉46万株、水生植物22.2万株,逐步架构起“多廊多带多点、林水交融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网络结构体系。10年时间,园区内植物品种从原先的281种增至680余种,动物从几十种增长至百种,野鸡开会、鸭子摆队、松鼠遛弯、兔子乱窜、白鹭成片、䴙鹈成对的野趣在园中屡见不鲜,万亩杨树林与千亩红杉林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悄然实现。2019年10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安徽:“林长制”让森林“长治”》为标题,专题聚焦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林长制工作的喜人成绩。
曾经的杨树林历时17个月“破茧成蝶”,成为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巢湖北岸,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杨树林,在方彪的管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囊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等诸多“国字号”荣誉,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最美的旅游形象窗口。
“林长”五年,他让这里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2017年6月,合肥市林长制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隆重举行,拉开了安徽省乃至全国林长制改革的序幕。乘着林长制的东风,2018年12月十五里河河口湿地红杉林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由区农林水务局牵头,印象滨湖公司具体实施。3个月栽植5.3万余棵树木,5年时间更新栽植12万株,这是“护林员”方彪交出第二份答卷。
项目决策会现场,林业专家指出,杉树习性是喜空气湿度较高,怕夏季酷热或干旱,最佳栽植时间为每年的11月中下旬到次年的3月初,否则发芽后的杉树成活率低。仅仅3个月的时间,既要大面积实施微地形整理,又要栽植几万棵树苗,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在场的人员面露难色。“印象滨湖愿意承担重任!”当目光与区领导不经意间交汇时,方彪同志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这是光荣的使命责任,更是巨大的现实挑战。
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3月31日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印象滨湖克服50余天雨雪冰冻天气的不利影响,33天内完成微地形改造900余亩,投入200余人栽植池杉、落羽杉、乌桕、西湖垂柳、枫杨、刺槐阔叶、娜塔栎等树苗等各类树苗5.3万余株,完成“一年成活”的目标,受到安徽省林业局领导、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领导及其他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时至今日,红杉林的栽植规模已然接近一期栽植数量的两倍,约12万株。
印象滨湖秉持“高定位、高规划、高起点”的建设理念,对标宁国方塘,在东至巢湖南路,西至十五里河大堤,南至环湖北路,北至规划紫云路的广阔空间,用心描绘、矢志打造,经过四年的精细化养护,合肥红杉林栽植树苗平均每株米径增加约2公分,“一年成活,两年成林,三年成景,四年成为网红打卡点”的建设目标已初步实现,为环巢湖生态修复贡献包河样板,打造合肥名片,为环巢湖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新动力。
号召市民,植树造林,守护青山绿水共享生态文明
从一个人植树,到一个团队植树。从省市领导带头植树,到合肥市民、中小学生义务植树。方彪和他的团队一起影响着这座城市。如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已经深刻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义务植树的队伍当中。
方彪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载体,不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在服务大局中推进造林绿化事业。在他的引领下,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利用园区电子显示屏、广播、公司网站、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书写标语、悬挂横幅、刊登文章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我为合肥添点绿”、“绿动世界,焕新合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春心向党,践行林长制”等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由直接参加种植树木的单一形式,发展到种植树木、抚育管护、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由主要被动参与,发展到单位、个人主动参与;由省、市、区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参与义务植树,到全体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截至目前,先后号召合肥市民、中小学生共计10万余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推进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方彪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母亲’培养了我,我还能干事,我定不负我的誓言!”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已经打响,如何健全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对于这份答卷,方彪将继续奋力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