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变废为宝!包河蓝藻治理亮出新妙招!
文章作者:印象滨湖旅投 文章来源: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08-16 浏览次数:2976
提起蓝藻,很多人都避之不及
然而,在包河区牛角大圩有这样一群人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曝晒
都利用各种“神器”抓紧打捞
与蓝藻进行“死磕”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
他们还能将蓝藻变废为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受汛情和高温天气的影响,巢湖蓝藻快速生长,包河区烟墩街道辖区派河、老丙子河、北涝圩与巢湖相连,在东南风的吹动下,不断有蓝藻飘来聚集在河堤沿岸,呈现出油漆状的绿色,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是时候亮出“神器”了!
十八般打捞“神器”各显神通
针对受蓝藻影响的水域,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牵头,由牛角大圩景区调配人员和设备,以项目部绿化队为主力,集中力量开展蓝藻治理工作,每天出动河湖“卫士”近百人打捞蓝藻,吹响蓝藻治理“集结号”。
近百河湖“卫士”每天打捞蓝藻10小时.jpg图|近百河湖“卫士”每天打捞蓝藻10小时
“蓝藻集中在天热的时候暴发,我们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打捞,除了打捞蓝藻,还打捞杂物,水草和垃圾都有,上面也吸附着蓝藻,不清理掉也会影响水质。”一名打捞人员说。
在打捞蓝藻作业过程中,工人们需要戴着口罩,由于蓝藻味道比较大,长时间打捞人也受不了,尤其在打捞作业船上,大家穿着救生衣比较热,但出于安全考虑,也只能在休息期间短暂脱掉降降温。
“派河大堤沿线长8.6公里,蓝藻打捞起来有一定困难,我们前期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像打捞耙、打捞船、长臂挖掘机、救生衣、水衣等,温度升高蓝藻大面积出现后,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派河大桥、环湖大道老丙子河巢湖入口处等蓝藻聚集处全力开展打捞工作。” 牛角大圩综合部部长许彦盛说。
科学利用让蓝藻变废为宝
从打捞、运送到回收,一条龙过程尽显科学治理手段。
除了组织人员每天打捞蓝藻,牛角大圩在后期还找来了长臂挖掘机、机械打捞作业船等专业设备。有了专业设备的助力,大大提升了每天的蓝藻打捞量。河堤岸边的水草、垃圾等杂物,也得到了很好的清理。
打捞上来的蓝藻、水草和水葫芦放置在预先规划好的岸边区域,先由工人简单清理打捞上来的杂物,将树枝杂物分离出来,待沥干后,安排专车集中清运拉走,送去蓝藻处理站和水草收集站,经过专业设备加工处理后回收再利用,可以做成无公害营养肥、沼气原料、砌砖等产品。
“我们严格做到人员在岗、有藻必捞、定点堆放、定期清理,确保蓝藻及其它杂物不外溢、不发生二次污染。” 牛角大圩项目部副经理孔祥满说。
全力以赴改善水面环境
湖泊蓝藻治理是公认的难题,易反复、难除根,为了有效遏制蓝藻聚集和再生长,烟墩街道积极响应号召,咬定目标落实属地责任,针对现有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指导相关部门有效配合,用更大的决心和投入,组织人力、物力开展蓝藻打捞工作,防止近岸杂物堆积发臭,最大限度减轻对周边市民生活的影响,做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
“我们已连续开展蓝藻打捞作业一周多了,目前还在清理打捞中。现在,河堤岸边蓝藻、水草和杂物已明显减少,水面变得更加整洁,这些变化都是河湖‘卫士’辛苦工作换来的。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继续保持打捞力度不放松,努力改善辖区河道环境。”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环保办胡永东说。
提起蓝藻,很多人都避之不及
然而,在包河区牛角大圩有这样一群人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曝晒
都利用各种“神器”抓紧打捞
与蓝藻进行“死磕”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
他们还能将蓝藻变废为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受汛情和高温天气的影响,巢湖蓝藻快速生长,包河区烟墩街道辖区派河、老丙子河、北涝圩与巢湖相连,在东南风的吹动下,不断有蓝藻飘来聚集在河堤沿岸,呈现出油漆状的绿色,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是时候亮出“神器”了!
十八般打捞“神器”各显神通
针对受蓝藻影响的水域,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牵头,由牛角大圩景区调配人员和设备,以项目部绿化队为主力,集中力量开展蓝藻治理工作,每天出动河湖“卫士”近百人打捞蓝藻,吹响蓝藻治理“集结号”。
近百河湖“卫士”每天打捞蓝藻10小时.jpg图|近百河湖“卫士”每天打捞蓝藻10小时
“蓝藻集中在天热的时候暴发,我们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打捞,除了打捞蓝藻,还打捞杂物,水草和垃圾都有,上面也吸附着蓝藻,不清理掉也会影响水质。”一名打捞人员说。
在打捞蓝藻作业过程中,工人们需要戴着口罩,由于蓝藻味道比较大,长时间打捞人也受不了,尤其在打捞作业船上,大家穿着救生衣比较热,但出于安全考虑,也只能在休息期间短暂脱掉降降温。
“派河大堤沿线长8.6公里,蓝藻打捞起来有一定困难,我们前期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像打捞耙、打捞船、长臂挖掘机、救生衣、水衣等,温度升高蓝藻大面积出现后,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派河大桥、环湖大道老丙子河巢湖入口处等蓝藻聚集处全力开展打捞工作。” 牛角大圩综合部部长许彦盛说。
科学利用让蓝藻变废为宝
从打捞、运送到回收,一条龙过程尽显科学治理手段。
除了组织人员每天打捞蓝藻,牛角大圩在后期还找来了长臂挖掘机、机械打捞作业船等专业设备。有了专业设备的助力,大大提升了每天的蓝藻打捞量。河堤岸边的水草、垃圾等杂物,也得到了很好的清理。
打捞上来的蓝藻、水草和水葫芦放置在预先规划好的岸边区域,先由工人简单清理打捞上来的杂物,将树枝杂物分离出来,待沥干后,安排专车集中清运拉走,送去蓝藻处理站和水草收集站,经过专业设备加工处理后回收再利用,可以做成无公害营养肥、沼气原料、砌砖等产品。
“我们严格做到人员在岗、有藻必捞、定点堆放、定期清理,确保蓝藻及其它杂物不外溢、不发生二次污染。” 牛角大圩项目部副经理孔祥满说。
全力以赴改善水面环境
湖泊蓝藻治理是公认的难题,易反复、难除根,为了有效遏制蓝藻聚集和再生长,烟墩街道积极响应号召,咬定目标落实属地责任,针对现有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指导相关部门有效配合,用更大的决心和投入,组织人力、物力开展蓝藻打捞工作,防止近岸杂物堆积发臭,最大限度减轻对周边市民生活的影响,做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
“我们已连续开展蓝藻打捞作业一周多了,目前还在清理打捞中。现在,河堤岸边蓝藻、水草和杂物已明显减少,水面变得更加整洁,这些变化都是河湖‘卫士’辛苦工作换来的。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继续保持打捞力度不放松,努力改善辖区河道环境。”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环保办胡永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