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 董家祥:勤勉无私的党员先锋模范
发布日期:2023-08-14 浏览次数:2316
流星在于璀璨,生命在于奉献。他的事迹平凡又无声,他的名字质朴且无华,他的话语铿锵而坚定。他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就是合肥市优秀中共党员,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管理员—董家祥。
“于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在繁琐事间精益求精”,这是董家祥多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钉子精神”一直坚守着森林公园,一干就是11年。
从一名电工到保安,再到综合部的管理员工,水电维修、道路维修、沟渠改造,全年几乎都没有休息,从腰杆笔直的壮年到年过半百的老叟,这座园子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和汗水。他严格按照公司的管理标准,坚持拔出“眼中钉”、挑出“肉中刺”,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瓦块碎片、打捞枯枝败叶和水中漂浮垃圾,落实垃圾落地不超过15分钟的要求,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游玩环境。
2020年,巢湖突发汛情藻情,印象滨湖公司迅速开展防汛抗洪工作,董家祥每天坚持守在一线,吃住都在岗位上,一直没有回家。早上五点便到达现场,经常忘吃早饭。即使白天工作再忙再累,到晚上还坚持巡逻十几公里,从东岗到马家渡,到玉兰台,再到红衫林,一路上检查各巡逻点执勤情况,检查防浪设施使用情况…
在巡查过程中,他发现位于玉兰台处的巢湖堤坝有渗漏点,董家祥第一时间组织部门精干力量进行赶赴现场,在尚未摸清漏点情况下,董家祥率先跳入水中,摸排漏点具体位置、数量,收集到漏点的第一手资料。利用隔水布、砂石和防汛沙袋有针对性的开展漏点的堵、疏、导。因其处理方式得当,有效的防止漏点进一步扩大,为接下来的堵漏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有一次,董家祥在一线聚精会神指导工作时,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因视角盲区,铲斗与董家祥脸部发生碰撞,导致董家祥瞬间口鼻鲜血直流,整个人昏倒在土堆之中。经过紧急送医抢救后,他醒来并没有因为这次的事故责怪他人,而是默默的将责任归于自己身上。“怪我自己,是我眼睛花了,没来得及躲开。”
在医院治疗期间,因为脸骨碎裂,每天只能喝一点流食。即便如此,他始终心系和担心蓝藻打捞情况,医生嘱咐他在医院休养三个月,他却放心不下蓝藻打捞工作,便和医生提出想要回家休养,在家中仅仅休养一个星期便又再次回到岗位上,奋斗在公司工作第一线。
为了连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两处国家4A级景区,串联起市民休闲旅游的“绿纽带”,包河区规划建设了“最美连接线”。作为这条“最美连接线”上的节点之一,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北门将成为游客往来的重要枢纽,公园北门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从森林公园北门开始建设的那天起,董家祥便驻扎在北门。他每天早上总是天还未亮时,就第一个来到公园北门。晚上即便经历了一天的劳苦,工人早已下班,他仍然坚守工作场地。在检查完场地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无论事情大小,他都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即便是小小螺丝钉,他都会亲自购买,哪怕他已年近六旬,依然和工人们一同安装灯泡,一同搬运沙子。他为了公园北门能够保质保量的建设完工,经常忘记吃早饭。烈日炎炎,奔波中,他的衣服被汗水打湿,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常说,如果公司的建设自己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即使睡觉,也不能睡的安稳。
十一年,四千多个日夜的坚守,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坚持。他说,“我来森林公园已经有十一年了,我是看着它从荒草丛生到现在绿树成荫,我待它就像我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不能看着我的孩子受到危险而置身事外”。
董家祥以公司为家,日夜坚守一线,凭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和韧劲默默耕耘。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诠释了一名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有企业管理者所应有的特质!
流星在于璀璨,生命在于奉献。他的事迹平凡又无声,他的名字质朴且无华,他的话语铿锵而坚定。他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就是合肥市优秀中共党员,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管理员—董家祥。
“于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在繁琐事间精益求精”,这是董家祥多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钉子精神”一直坚守着森林公园,一干就是11年。
从一名电工到保安,再到综合部的管理员工,水电维修、道路维修、沟渠改造,全年几乎都没有休息,从腰杆笔直的壮年到年过半百的老叟,这座园子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和汗水。他严格按照公司的管理标准,坚持拔出“眼中钉”、挑出“肉中刺”,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瓦块碎片、打捞枯枝败叶和水中漂浮垃圾,落实垃圾落地不超过15分钟的要求,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游玩环境。
2020年,巢湖突发汛情藻情,印象滨湖公司迅速开展防汛抗洪工作,董家祥每天坚持守在一线,吃住都在岗位上,一直没有回家。早上五点便到达现场,经常忘吃早饭。即使白天工作再忙再累,到晚上还坚持巡逻十几公里,从东岗到马家渡,到玉兰台,再到红衫林,一路上检查各巡逻点执勤情况,检查防浪设施使用情况…
在巡查过程中,他发现位于玉兰台处的巢湖堤坝有渗漏点,董家祥第一时间组织部门精干力量进行赶赴现场,在尚未摸清漏点情况下,董家祥率先跳入水中,摸排漏点具体位置、数量,收集到漏点的第一手资料。利用隔水布、砂石和防汛沙袋有针对性的开展漏点的堵、疏、导。因其处理方式得当,有效的防止漏点进一步扩大,为接下来的堵漏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有一次,董家祥在一线聚精会神指导工作时,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因视角盲区,铲斗与董家祥脸部发生碰撞,导致董家祥瞬间口鼻鲜血直流,整个人昏倒在土堆之中。经过紧急送医抢救后,他醒来并没有因为这次的事故责怪他人,而是默默的将责任归于自己身上。“怪我自己,是我眼睛花了,没来得及躲开。”
在医院治疗期间,因为脸骨碎裂,每天只能喝一点流食。即便如此,他始终心系和担心蓝藻打捞情况,医生嘱咐他在医院休养三个月,他却放心不下蓝藻打捞工作,便和医生提出想要回家休养,在家中仅仅休养一个星期便又再次回到岗位上,奋斗在公司工作第一线。
为了连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两处国家4A级景区,串联起市民休闲旅游的“绿纽带”,包河区规划建设了“最美连接线”。作为这条“最美连接线”上的节点之一,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北门将成为游客往来的重要枢纽,公园北门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从森林公园北门开始建设的那天起,董家祥便驻扎在北门。他每天早上总是天还未亮时,就第一个来到公园北门。晚上即便经历了一天的劳苦,工人早已下班,他仍然坚守工作场地。在检查完场地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无论事情大小,他都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即便是小小螺丝钉,他都会亲自购买,哪怕他已年近六旬,依然和工人们一同安装灯泡,一同搬运沙子。他为了公园北门能够保质保量的建设完工,经常忘记吃早饭。烈日炎炎,奔波中,他的衣服被汗水打湿,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常说,如果公司的建设自己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即使睡觉,也不能睡的安稳。
十一年,四千多个日夜的坚守,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坚持。他说,“我来森林公园已经有十一年了,我是看着它从荒草丛生到现在绿树成荫,我待它就像我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不能看着我的孩子受到危险而置身事外”。
董家祥以公司为家,日夜坚守一线,凭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和韧劲默默耕耘。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诠释了一名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有企业管理者所应有的特质!